当前时间:
首页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日本】中冶长天:用好“创新之矛” 锻造“专利之盾”
时间:2022-11-04 点击:1050

  不久前,一封漂洋过海的感谢信投递到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冶长天),信上用日语写道:“贵公司以先进的技术和饱满的热情满足了我们的要求,设备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想的效果。”

  日本业主所述的这项技术,就是由中冶长天自主研发并自行设计的185㎡烧结EP总包工程。而能够得到在业界素以要求严格著称的日本业主的极高评价,对于进军日本市场的外国企业而言颇为罕见。“没有创新很难在国际市场中立足!”中冶长天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中冶长天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冶长天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大步“走出去”,其专利产品远销巴西、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签订海外总合同金额超过60亿元。

  技术创新无止境

  在钢铁行业,传统烧结机、环冷机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其核心工艺早已被发达国家牢牢把控。公司若想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谈到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的秘诀,“创新”是中冶长天科技质量部部长王菊香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为保证研发水平,中冶长天每年将营业收入的4%投入科研开发,并从制度上对完成创新成果的专家、发明人予以奖励。“现在重视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公司员工的共识。”王菊香说。

  以液密封环冷机这项技术为例。传统环冷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变形,导致漏风率居高不下。面对这一难题,中冶长天的几位工程师想到将传统的机械密封分解为独立的静密封和液体动密封双层结构。由于没有前人可资借鉴的成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又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新型环冷机的研发在当时无疑存在较大的风险。然而,中冶长天对于这一创新想法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让发明人专心投入研发,排除后顾之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种新型环冷机大获成功,不但成功解决了环冷机漏风率高的世界性难题,将漏风率由35%以上降低到5%左右,还大幅减少了粉尘排放量,提高了余热回收利用率。如今,除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新型环冷机还出口到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在推进海外项目的过程中,中冶长天还注重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创新。以日本和歌山项目为例,中冶长天对一次混合机和二次混合机使用了全新的拼嵌结构,节省了工程的空间和基础建设费用;对烧结机头尾密封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与传统模式相比,减轻了重量、提升了密封效果。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在和歌山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中冶长天就通过自主研发拥有了18件专利。

  专利布局防风险

  早在2003年,中冶长天就开始着手进行海外布局。“那时候,企业从外面聘请咨询公司对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后制定了相关章程,在当时便确立起‘开拓海外市场,知识产权先行’的战略”。王菊香介绍,中冶长天采取基础专利和外围专利、进攻型专利与防御型专利相结合的申请策略进行专利布局。2007年以来,中冶长天已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国际专利申请18件,其中4件在乌克兰、澳大利亚获得授权。

  为有效规避海外市场知识产权风险,中冶长天初步建立起海外专利预警机制,对巴西、日本、印度等市场的烧结专利做了全面检索和分析。在每进入一个海外市场前,中冶长天知识产权部门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做好专利检索和预警分析。现在,中冶长天已拥有“CNKI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数据库”“烧结、球团、直接还原专利信息平台”等专利检索端口,为知识产权预警提供了信息资源条件。“如果在海外遇到知识产权官司,不但影响开拓市场,还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公司提前做好布局,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踏雷区。”王菊香坦言。得益于完善的专利布局和细致的预警分析,中冶长天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尚未遭遇侵权诉讼。

  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中冶长天举起“技术创新之矛”和“知识产权之盾”,在国际市场中破浪前行,将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五湖四海。

  (中国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 孙易恒)


主办单位:新乡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

办公电话:0373-3050930 联系地址:新乡市新飞大道南段高新电子商务产业园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新乡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2617号-1